当前页面: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1.溶液法(又称丙酮法)
将端异氰酸基预聚体溶解在低沸点溶剂中(丙酮最常用,也称为丙酮法),与亲水性官能基化合物反应,产生聚氨酯离聚物,加水搅拌,蒸馏法回收丙酮,获得水性聚氨酯乳液。过程如下:
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是重复步骤,重现性好。几乎所有的线性聚氨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植入离子体,然后分散在水相中,成为水分散液。其分散液粒径为0.03~0.5μm,粒度可变范围广,可为不透明、半透明或乳白色热塑性聚氨酯乳液。
2.预聚体分散法
不需要大量溶剂,避免了回收溶剂的麻烦,也满足了低VOC和无VOC未来环保要求的趋势。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合成端-NCO基预聚体,然后植入离子基,使其成为离子聚合物,加水并强烈搅拌。在此期间,聚氨酯预聚体同时形成水分散液和端-NCO基链反应。添加二元胺作为扩链剂可以降低-NCO与水反应的概率,最终产生聚氨酯-脲水分散剂。过程如下:
该方法比丙酮方法简单,无溶剂回收工艺,节能,但产品性能略差于丙酮方法。通常,预聚体在强烈搅拌下加入水分散。如果-NCO活性低或使用高剪切力混合分散装置,也可以反向添加剂分散,即将水添加到预聚体中。该方法使乳液粒径为0.1~0.5μm,可制成不同交联度的聚氨酯乳液。
3.熔融分散法
制备聚酯或聚醚二醇。叔胺和异氰酸酯在熔融状态下制备预聚体,用过量尿素终止产生亲水性双缩二脲离聚物,然后分散在甲醛水溶液中,产生羟甲基化反应,产生羟甲基双缩二脲聚氨酯聚合物,用水稀释聚氨酯双脲乳液。
事实上,在低pH值下,分散相间的缩聚反应可以达到扩链和交联的目的。该反应易于控制,不需要溶剂,也不需要高效的混合装置。可制成粒径为0.03~10μm的分散胶粒。分散液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可制备委员长中交联度聚氨酯乳液。
此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酮亚胺法。酮亚嗪法。这两种方法分别使用酮亚胺(酮和二胺的缩合物)和酮亚嗪作为潜扩链剂。一般来说,它们不会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一旦遇到水,水解反应就会开始。除酮外,其水解产物为二胺和酐,水解速度远快于异氰酸酯和水的反应。水解过程如下所示:
在此过程中,水解反应产物二胺和酐作为分散在水中的预聚体的扩散剂,几乎与水分散同步,直到水加入相转移。本法必须使用溶剂和分散装置,可制成粒径为0.03~1μm的分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