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聚醚2021年进出口简析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1-12月,中国聚醚总进口量为61.11万吨,较去年增长4.6%。
可以看出,我国聚醚进口在今年年内呈现整体冲击模式,其中11月最大进口值为68938.94吨,6月最小进口值为38612.46吨。第一季度,我国聚醚进口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3月份。疫情后,国内经济迅速复苏,终端市场发展良好,对聚醚的需求充足,价格相应上涨,外国货源存储价格优势,商家对进口利润充满热情。第二季度,进口量大幅下降,市场供应宽松,国内工厂出货疲软,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利润空间有限,进口热情下降。今年下半年,受双重控制政策的影响,国内建设下降,进入金九,下游需求改善,进口增加。10月份聚醚价格高企后,随着价格下跌,进口量也呈下降趋势。此外,由于不可抗力,国外聚醚装置的维情况有所下降。然而,在今年年底,中国的输入量大幅增加。
根据生产和销售国的角度来看,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在12月份进口最多,分别占25%和24%;其次,泰国占21%,第四,韩国占11%,日本占4%,排名第五。由于海外疫情的影响,当地聚醚需求疲软,价格低廉。陶氏沙特阿拉伯货源和新加坡壳牌仍然是中国聚醚的主要进口货源,这必然会加剧国内货源和进口货源的竞争。
据企业注册地统计,12月份江苏省聚醚进口量最大,占34%,其次是上海市28%,广东省排名第三,占16%,江苏省排名第四,占16%。这也与国内聚醚消费集中地密切相关。目前,华南市场对进口货源的消费相对集中,尤其是软泡聚醚。由于进口货源客户群稳定,大多倾向于进口货源;其次是华东,北方市场大多依赖国内货源。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主要的贸易配送中心,其他主要进口省份都有聚醚装置。
出口:2021年国内聚醚出口量为114.47万吨,较去年增长34.23万吨,增长42.66%。
可以看出,虽然与去年相比出口增量较大,但在4月份出口达到高点后,整体呈下降趋势,1-4月份聚醚出口量呈逐月增长趋势,特别是4月份创下2017年以来月出口量最高纪录,达到11.5万吨,主要原因是沙特阿拉伯陶氏在2月底开始维修,4月初恢复。在此期间,海外聚醚市场存在差距,导致国内出口订单增加。但由于国内市场价格高,缺乏价格优势;再加上国外设备恢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4月后国内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此外,跨国航线紧张,运费成本高,国内订单有限,部分订单不可抗力延误交付出口数量仍较多。但本月出口量仍保持在8.7-10万吨之间。
根据出口国,越南、土耳其和阿联酋在12月份占比最高,占15%、7%和5%。主要出口国集中在南亚和中东。自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软件家具厂出口到美国的床垫、枕头等用品数量急剧下降。为了避免风险,海绵厂进入市场。据不安全统计,东南亚有近10家国内大型海绵厂。此外,一些中间海绵厂也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这也使得聚醚出口转移到这里。此外,由于不可抗力,国外陶氏聚醚装置在今年多次停车,附近补充了国内聚醚多。
根据企业注册地统计,2021年12月聚醚多元醇出口占山东省的最高比例为39%,其次是上海市的17%;此外,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占16%和14%。山东是聚醚的集中产地,交通便利,出口便利。
2021年,聚醚在进出口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出口方面。主要原因是在国外疫情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聚醚装置开工不稳定,需求缺口长期存在。在紧张的情况下,在高价格和利润趋势下,一些国内出口商的出口热情高涨;此外,据中宇不完全统计,预计2021年将投产245万吨新装置,国内聚醚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国内市场不容易消化,龙头企业将注意力转向国外。在进口方面,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改善。终端市场对高质量聚醚的需求增加,对进口终存在一定的依赖。预计2022年聚醚出口将进一步增加,进口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