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我国聚氨酯工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聚氨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因其性能优异、用途多变而被誉为第五大塑料。随着建党100年的历程,我国聚氨酯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如今,从家具、服装、交通、建筑到航空航天、国防建设,无处不在的聚氨酯材料不仅代表了现代化工的创新水平,也成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
中国聚氨酯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代初,从聚氨酯原料的生产开始。1958年,大连染料厂率先成功开发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968年建成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为我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后,江苏省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开发了聚醚型PU软泡沫塑料、混合型PU弹性体(MPU)、聚氨酯涂料、聚氨酯防水材料等产品。1976年,江苏省化工厅组织江苏省化工研究所等单位开展聚氨酯跑道胶技术研究,1978年开始在国内各类体育场馆广泛推广应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TDI生产技术和设备。1983年,原轻工部在山东烟台投产年产1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TDI项目。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聚氨酯原料和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开始开发反应注射成型、高回弹冷成熟泡沫、聚合物多元醇、改性MDI等一系列产品和特殊原料的新技术。黎明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汽车自结皮方向盘、填料仪表板、微孔弹性体挡泥板、冷固化高回弹泡沫、吸能抗冲击保险杠模拟件等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聚合物材料,在交通、家电、家具、冶金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软泡沫箱泡沫小企业蓬勃发展,冰箱生产基地自动浇注硬泡沫保温层生产线、三明治板硬泡沫浇注生产线、连续大型软泡沫生产线、模塑软泡沫生产线、大型聚氨酯涂料、粘合剂等厂家也有10多家。
21世纪,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通过引进技术装置的消化吸收,我国基本掌握了聚氨酯主要原料的生产技术。随着我国冰箱、冰柜、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我国聚氨酯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以烟台万华为为代表,中国聚氨酯生产企业开始在生产规模、产品类型、技术水平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领先企业进入国际舞台,行业形成跨国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十三五期间,聚氨酯原料行业经过近20年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MDI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端产品不断涌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中国聚氨酯产品消费量约1150万吨(含溶剂),原材料出口逐年增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和消费区。市场进一步成熟,行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推广期。
目前,我国聚氨酯主要原材料产能超过全球产能的1/3,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和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聚氨酯应用领域。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生产、消费持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国聚氨酯原料产值600亿元,产品产值3200亿元,生产冷藏集装箱95%,玩具70%,鞋子60%。
目前,聚氨酯产业已进入以创新为主题、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建材、氨纶、合成革、汽车等聚氨酯下游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水性涂料,实施新的建筑节能政策,开发新能源汽车,这也给聚氨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促进建筑节能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聚氨酯保温材料、涂料、复合材料、粘合剂、弹性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4月,中国宣布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对氢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HFCs生产国,其中HFCs发泡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泡沫行业,在减少工作方面存在挑战。目前,补天新材料、绍兴华创、江苏美思德等公司增加了新发泡剂及其配合的均匀发泡剂、催化剂等添加剂的研发升级,为改善大气环境做出了贡献。